引言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及基本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等文件为依据,结合多位专家的解读以及教育部评估培训资料编制而成,内涵解读中涉及的有关计算方式参照了《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
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办学思路和领导作用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是办学思路的策划者。办学思路不是虚指标,学校各项工作都能反映办学思路,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都应该是办学思路的支撑和印证。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有三个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
(1)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基本要求(1)解读
内涵分析:
突出产学研合作是新建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办学方式,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境的培育;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拓展与实际效果,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必由之路,学校应该有整体推进措施。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师资培养、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是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方式。产学研合作的体系化、制度化、互利共赢是发展的方向。
目前,大多数学校不同程度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一些学校做得很好,但也有些学校主要停留在一般性地签协议、挂牌、参观考察、简单实习等,没有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落实不够,企业参与不深。
深入进行产学研合作,在学校层面,要健全“政府、产业、学校、研究”四方联动合作机制,逐步形成教育产业相互融合、协同育人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争取做到:挂牌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立项建设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培育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示范点(一院一示范)。在学院层面,争取做到:需求导向,专业共建;面向行业,课程共享;企业锻炼,师资共培;联合攻关,项目共研;订单培养、学生共育;顶岗实习,就业共谋。
合作教育各相关方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加强对学生科研活动的指导,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科技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
主要考察内容:
学校是否充分认识到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否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方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是否以业界为主导,是否与企(事)业或行业开展多种途径的合作方式,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是否取得较好的效果。
专家列举的别校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机制不完善,包括:学院层面缺乏制度设计、深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教育专业间发展不平衡,学校科研缺乏实力、应用型研究和技术服务欠缺,对合作形不成支撑;产学研合作教育实施不规范、没有实质内容、缺乏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指导委员会、人才方案制定没有企业人员参与,没有校企合作课程,没有外部评价等。